在大庆油田,伍晓林是个不折不扣的名人。不管你走到油田哪里,随便问一个石油工人,“伍晓林是谁”,大家多多少少都能说出点儿什么来。有的说,伍晓林拒绝美国大公司的高薪聘请,坚持留在大庆油田做贡献;有的说,伍晓林和他的团队发明的表面活性剂价值连城,为大庆油田节省下巨额成本;还有的说,有不少国内私人老板愿意出几千万元让他给搞个配方,或是请他指点一下,但都碰了钉子。事实上,他们说的都没错,大庆油田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,连续稳产高产,伍晓林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。
“稳产功臣”伍晓林:誓让“工业味精”国产化
伍晓林立志“一辈子要搞表面活性剂”。表面活性剂是啥?表面活性剂,被誉为“工业味精”,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,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,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,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物质。从大庆油田的宏观发展战略着眼,在未来即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中,表面活性剂是“三元”中最为关键的一元。毫不夸张地说,表面活性剂能否研制成功,关系着大庆油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。
伍晓林说:“外国人能做到的,我一定能做到,而且要做得更好。”话说得轻巧,真做起事情来哪有那么容易。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是世界性的难题,自己说生产就生产?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寂寂无闻的青年科技工作者,其他人凭啥相信他,支持他?伍晓林所在的采收率实验室的老专家,也好心地劝伍晓林:“你搞什么不好,非要搞表面活性剂,这东西已经被外国专家掌握了,你再厉害能超过人家?还不如趁着年轻,研究点别的,兴许能够早出一些成果。”这位老专家说的没错,当时表面活性剂的配方被美国人掌握着,而对于大庆油田来说,还是一个空白。要想从头干起,实现表面活性剂自主研发,完全国产化,看上去很渺茫。
伍晓林非要憋着一股劲干出个样子来。这跟他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分不开。在那次会议上,伍晓林很诚恳地向美国的一位专家请教问题,可人家根本不搭理他,还扬言要生产出跟他们品质一样的表面活性剂比登天还难!伍晓林很生气,这次不愉快的经历狠狠地刺激了伍晓林,他发誓外国人能做到的,自己一定能做到,而且要做得更好。
然而困难是客观存在的。没有实验室,没有科研团队,没有经费……怎么办?办法总比困难多!伍晓林想的招儿是,利用下班后和休息日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,见缝插针,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摸索,这一干就是3年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表面活性剂的“密码”还真让他给破译了!表面活性剂终于可以自主生产!但是不少国内权威专家和集团高层决策者都存在疑问:伍晓林研制的表面活性剂能用吗?国外的表面活性剂质量高,品质有保证,可就是贵,真贵!伍晓林生产的倒是便宜,可品质咋样?谁心里都没底。别为了节省成本,毁了大庆油田。集团领导决定召开一次研讨会议,请大家开诚布公地谈谈,看看自己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到底能不能用。伍晓林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,自己的产品是死是活,就看这回的表现了。在会上,他详细地分析了国产表面活性剂的特点,描述了这个产品在油田推广应用后的光明前景。同时他也坦言,投入使用确实存在着一定风险。会场内,与会人员明确地分成了两派,甚至主张用国外产品的人还一度占了多数。关键时刻,领导拍板: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掌握,就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表面活性剂!打那以后,集团各级领导统一思想,全力支持,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没有原料,中石油的领导亲自出面协调,再难、再缺,也要保证伍晓林的实验顺利进行。
实践证明,我们自己生产的表面活性剂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,不仅品质比国外高,而且价钱还便宜很多,真正是物美价廉。这项技术为降低原油采收成本,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,实现大庆油田稳产增产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伍晓林成名了,这是意料中的事情,单凭他为大庆油田做的贡献,什么荣誉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。事实上,伍晓林也的确获得了很多大奖,取得了多项荣誉。习近平总书记来大庆油田视察时,是他出面解说,并得到了肯定。
虽然获得了这些荣誉,但伍晓林始终很清醒淡定,依旧保持着那份胜不骄败不馁的从容和真诚。有人问他:“你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,又拒绝了国内大老板几千万元的诱惑,不遗憾吗?”他说:“也许离开油田,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,但维护国家石油安全,是油田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。”
摘自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编辑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大庆精神》一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