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进喜深知一线钻工工作辛苦、对象难找
核心提示
铁人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,但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老大哥。因此,做月老,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,关心年轻人的婚姻大事,也成了他的责任。
月老不是什么人想做就能做得好的,想把两个原本不相干人,捏到一起成就美事,那可绝不简单。早在玉门油矿时,王进喜撮合对象的本事就名声在外。
为了让钻工们成立家庭、踏实工作,干事业要求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速度的王进喜,介绍起对象来,也同样有速度有眼光。
“乱点”也有谱
玉门油矿当年有过这样的顺口溜:“有女不嫁钻井郎,一年半载守空房,三月两月回家转,抱回一堆油衣裳。”这是钻工对象难找的重要的原因之一。王进喜把这事一直放在心上,为钻井工们张罗对象。
1958年9月,王进喜领导的贝乌五队大战白杨河时,他跑大队特别勤,天长日久就熟悉了在大队机关工作的女干部陈丽杰,觉得她和自己的徒弟郑茂昌很般配。
一天,王进喜神秘地把郑茂昌叫到一边说:“我给你相中一个对象,是大队机关长得最漂亮的女干部陈丽杰。”
郑茂昌一听,嘴张得老大,半晌才对王进喜说:“师傅,你可真敢想,人家长得好,又有文化,追她的人不得用火车装啊,哪能轮到我这个小钻工!我不做田螺姑娘下凡的梦,你老就别出我的洋相了,也别去说,说了人家不愿意,以后见面多尴尬。”
王进喜一本正经地说:“看你那没出息样,工人咋啦,工人哪让人看不起了?工人就得一辈子打光棍?工人就不找对象啦?啥事不做,就先说不行,那叫个啥。你连试都没试,怎么知道人家就相不中你。我看你们俩挺般配,这事儿包我身上了,你就等信吧。”
“等信?”郑茂昌苦笑,觉得这是个不可能的空想,压根儿就没把这事当真。
队友们听说了,也议论:“撮合他俩,那不是乱点鸳鸯谱吗?”
可是,这些说怪话的人之后都被“打脸”了。
看好的事儿,哪能从王进喜的眼皮底下溜走。王进喜抽空去了趟大队找到陈丽杰,开门见山,说想把自己的徒弟介绍给她。别说,陈丽杰也是个爽快大方的人,对王进喜说:“王队长,我对钻工没啥成见,大家不就是分工不同吗,哪有什么贵贱之分,如果小郑同意,可以谈一谈。”
王进喜趁热打铁,找到郑茂昌说:“我和小陈说好了,人家没反对,你就大胆地追吧。”
郑茂昌听了,还是有点不自信,一会说自己还小,一会说家里给他找了,就是拖着不想见。
王进喜这回来气了,说:“你郑茂昌胡说八道些什么,你来时啥都没有,我还不知道?赶快去找她。”
郑茂昌一看王进喜这么坚决,只好硬着头皮去了。到一起一聊,双方感觉不错,不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,并在1958年结了婚。后来,郑茂昌谈起这事儿就说:“我的婚事是队长包办的。”
“催婚”敲边鼓
咋想都靠不上谱的事,经他的手都能手掐把拿,还有啥成不了的事儿啊!那些怀疑这桩事的光棍们,对王进喜佩服得五体投地,都盼着这样的好事能早一天落到自己身上。
王进喜在工作上是个不分昼夜、快打井多打井、多出油出好油的“急先锋”,在给队友介绍对象这件事上,更是个雷厉风行的“急月老”。
在玉门油矿青草湾打井时,王进喜看大班司机孙秉科老大不小了,连个对象也说不上,就想着把自己的同乡王惠珍介绍给他。
王进喜找到孙秉科,把事一说,孙秉科还有点儿不好意思,说:“不急,过几天再说。”
王进喜一看,有门,拉着孙秉科就往外走,边走边说:“还等过几天干啥?现在就去!”
孙秉科往后挣,推托说:“天太晚了,又黑,明天再去呗。”
王进喜说:“挺大个男子汉,天黑怕什么,马上去。”
王进喜是不想给孙秉科留下借口。就这样,两个人拖拖拽拽,连夜赶到了王进喜的老家赤金。
第二天早上,就安排双方见面。唠了唠嗑,二人都觉得挺满意,真有点一见钟情、相见恨晚的感觉。
就这么着,两个人相处了一段时间。一天,王进喜又找到孙秉科,直截了当地问怎么样,孙秉科说挺好的。王进喜说:“挺好的就结婚吧,都老大不小了!”孙秉科说再处一段时间看看。王进喜说:“还处什么呀?我真替你着急死了,马上结婚!”
就这样,在老队长的“催婚”下,这对原本打算爱情长跑的小两口,跑步进入了婚姻殿堂。
后来,孙秉科谈起此事时说:“老队长急脾气,干啥都讲雷厉风行,要不是他,我可能打一辈子光棍了。”
月老急“任务”
王进喜为了单身钻工们找对象的事,韧劲十足,拿出了打井那种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拼劲。可是,他的月老之路,也并非都一帆风顺,碰到那些不懂风情的书呆子,你给他创造啥样的条件,都完不成找对象的“任务”。
1961年2月,已经当上钻井二大队大队长的王进喜,手下的光棍多了不少,王进喜心里非常着急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,他给钻工们牵线搭桥,忙得不亦乐乎。
1205队的工程技术员郭继贤,哪方面都好,就是在找对象方面腼腆,缺乏战斗力。为这事儿,王进喜没少数落他、鼓励他。
可是说归说,郭继贤就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,整天闷在屋里看书,接触姑娘的时间都让学习“占用”了,王进喜想,这样哪行,得替他想想办法。
于是,王进喜开始给郭继贤寻找合适的人,他每见到一个不错的姑娘,就问人家有没有对象,遇到没有的,就把郭继贤的情况向她们介绍一番。后来,生产技术室的一位女技术员被王进喜说活心了,答应先和郭继贤处处。
王进喜不失时机,赶快约上两人,把他俩关在屋子里不去打扰。可让王进喜上火的是,整整一上午,郭继贤就没说几句话,嘴巴像贴了张封条似的。人家姑娘不干了:“这处对象还来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,还咋往下谈呀。”
弄得王进喜哭笑不得,拍着这位木讷先生的肩膀说:“你这老兄怎么搞的,连个话也不会说,你可是愁死我了!”
后来,已经儿孙满堂的郭继贤曾说:“说起来惭愧,当年我也是太不争气了,大队长为我的事啊,真是操碎了心。”
“新娘”名后补
王进喜做月老,有着一定的灵活度,这其中有直接介绍的,也有间接成全的。
当年参加会战的钻工们,都有探亲假。每到探亲的季节,王进喜总要叮嘱各个小队的干部,要给那些大龄钻工多放几天假,让他们回家想办法解决婚姻大事。
曾经有一位青年钻工,探亲临走前,到大队开结婚证明信。
那时,个人还没有身份证,出差、探亲坐火车或是回乡结婚登记,都需要有单位开具盖有公章的介绍信或证明信。如果身边没带或丢了,麻烦就大了,非但买不了火车票回家,并且即便回家探了亲,没有单位开的结婚证明信,结婚登记也办不成。
当时,不管是介绍信还是结婚证明信,都有编号并要写清用途,没有用途的空白介绍信是不被允许的。所以,这个钻工在去开结婚证明信时,负责盖公章的女文书问他对象叫什么名字。这一问,钻工急得满脸通红,就是说不上来。
都要结婚了,咋连个女方姓名都说不出来呢?在那个年代,参加会战的女职工少,钻工的媳妇大多数都是老家父母帮着找的,男女在两地,见面不多,主要靠书信往来,一时说不出对象的名字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。
尴尬之时,正巧遇到了王进喜。他就替这个钻工求情,对女文书说:“他一年才回一次家,找个姑娘见个面,不容易呀。你先把介绍信给他开了,女方名字先空着,让他回家自己填吧。”
这位年轻的钻工拿到空着“准新娘”名字的介绍信,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。一个月后,回到大庆,分别给王进喜和女文书送来了喜糖。对王进喜说:“大队长,要是没有你,这婚一时半会还结不上呢。你可是我们两口子的大恩人啊!”
像这样当月老保媒的事还有很多,俗话说,有家才能立业。钻工们成了家,也就能够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了,王进喜深深地明白这个理儿。
于涛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:伏虎